当前,中国正持续推动能源转型和变革,大力增加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比重。
产业是地方发展的根本,昭通的发展,根基在产业、血脉在产业、希望也在产业。我们用发展思维认识发展中的困难,用发展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强化产业思维和工业思维,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我们坚持产城互动、内外互动、城乡互动,大抓城市设计、紧抓城市风貌、狠抓重大项目,大力推进昭鲁同城、高原水城、避暑之城、魅力古城四城同步,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五城同创,昭鲁大道提升改造、中心城区三大水系、十大公园、老旧小区改造、城镇两污基础设施、城乡绿美三年行动六个重点,成功创建3个国家卫生城市、2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5个全省文明城市、2个省级园林城市,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硅产业等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硅树脂、硅橡胶和单晶硅、电池片、光伏组件等产业。加快推进3.07亿元的国家级国土绿化试点,启动建设水美乡村、绿美示范等项目,复垦复绿土地1028亩、人工造林1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31.5万亩,建设河道防护林带1460公里、村庄绿化37.6万株,流域内基本实现看不见荒山、看不到祼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能力等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我们围绕贯彻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立足昭通丰富的硅、磷、煤,以及水电、光伏、页岩气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资源经济,细化制定了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文化旅游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立起了全市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省直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参与下,昭通深入实施交通先行交通强市战略,创造性探索应用金融施工模式,通过招选投资人暨合作承包建设者(融资—合作承包建设—股权转让)的昭通模式,着力破解综合交通建设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全力推进以高速公路为引领的综合交通建设,实现了7个大跨越的历史性突破。二是聚焦壮骨,打通外联内通大通道。在杨敏等人的努力下,楠木村积极配合打造赤水彩带、生态廊道,沿河道栽种金竹、白夹竹、方竹,3公里苦猪河岸线修复效果显著,并在全村栽植绿化苗木6400亩,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她还协调了一些商家(超市)免费提供一些生活用品,在村委会建设了生活小超市,鼓励村民将垃圾按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工作人员回收垃圾时按量进行统计积分,村民可以根据积分到生活小超市兑换生活用品。2017年6月21日,昭通市印发了《昭通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为保护好赤水河流域,作为赤水河的二级支流的苦猪河也在范围之内。《条例》为我们治理河流指明了方向,明确知道该如何做,要怎么做。通过努力,楠木村的环境变好了,污水排放也达标了。
2022年11月1日,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发文,通报第二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主题实践活动结果,杨敏成功入选。以前遇到下大雨,上游的垃圾就被洪水冲到岸边,加之沿河村民直接将粪便排到河中,每到夏天臭味熏天,惹得蚊虫到处飞,基本没有人到河边去。
苦猪河流经楠木村境内3公里,对于这条河流她没有太多的关注,好像脏乱臭就是它本该有的样子。看着这又脏又臭的河道,时不时会冒出要如何才能治理一下河道的想法,但始终没付诸实际行动。一次,督察组反馈问题:河内有2条拦河坝不利于鱼类回游。此时,杨敏任楠木村党总支副书记,积极参与河道的垃圾清理工作。
在《村规民约》制定中,杨敏带头制定了三有五不保护公约,就是让每户村民都要有整洁的庭院、有规范的花池、有适当的绿植。治理,从护河长带头不甘人后的性格与想为家乡做实事的心碰撞出人生别样火花。然而,一次清理换不来河水的彻底清澈,也换不来村民保护河流意识的觉醒。昭通日报记者 毛利涛 田朝艳 通讯员 白 芯 文/图视频由威信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2021年5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各自省份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未承想,自己往后的人生际遇与苦猪河密切联系。
苦猪河从此开始改变,杨敏作为楠木村党总支副书记,也参与到护河工作中。杨家会说:现在环境好了,经常有人来河边玩耍,我们都会提醒他们别乱丢垃圾。
一路上,经常遇到很多散步的村民。杨敏与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用1000元购买材料,村两委组织志愿服务队义务帮助改造,成功完成了634户旱厕改造,还在沿河建设了7座自然村公厕。一张U盘下达河长令让杨敏想改变苦猪河的想法有了具体依托。每周1次巡河是她的固定工作,每次巡河下来,她的运动步数总是位居微信朋友圈榜首,熟悉的人都知道她又去巡河了,而苦猪河也用一河清水、两岸青山作为回馈。工作闲暇之余,杨敏都喜欢沿着河岸散步,她说:现在一有空,我都会去河边走一趟,坐在河边吹吹风,感受与河水的亲近,随处可见的鱼儿自由地游动,心里别提有多舒心了。如今,在蓝天白云之下,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淌着。
偶尔看到河里有垃圾,她都会主动清理干净。从参与护河到成为护河长,杨敏用脚步丈量这3公里的责任田。
杨敏工作疲倦时,总喜欢站在河边发呆。从护河员到护河长,杨敏接过了保护苦猪河的担子,如何带领村民治理好河流,让一河清水出楠木,她有了更多的思考。
同时,每月定期评定出一批卫生光荣户,增强了村民对河流的保护意识,也让村民的主人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杨敏成为护河长后,全面承担起了治理该河段的第一责任。
在代养场下面的三合头等村民小组,白墙红瓦的亮丽民居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受到净化粪水滋养的成片绿化树郁郁葱葱、玉米等庄稼茂盛生长。守护,从楠木村出发每一位村民都是护河员。2021年,楠木村启动农村厕所革命,由于经费有限,每户只有1000元的补助金,与改造成本相差甚远。近年来,杨敏累计劝阻和配合打击违规打鱼、捕鱼共13件20余人次。
护好苦猪河成为了她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当时赤水河流域的保护不严,村‘两委干部偶尔去捡拾清理河里的垃圾,但始终治标不治本,管护效果也不好。
在苦猪河阳寺殿段,杨敏指着河中的一个小石坎说道:那个位置就是曾经的拦河坝所在位置。直到2004年,楠木村村委会缺1名妇女主任,经过选举,踏实能干的杨敏成功入选。
丰田沟村民小组村民杨家会家居住在苦猪河边,对于河流变化的感受最为明显。然而,6年前的苦猪河并非如此。
看着家门口的河流变得清澈漂亮,守护好苦猪河也成为了杨家会的心愿。《条例》成为了杨敏在治理河流时的尚方宝剑。楠木村委会位于苦猪河岸,站在村委会广场边就可以俯视河流。为了更规范地管理,这条没有名字的河流被命名为苦猪河,从丰田沟段到菜营地界段共3公里的河段为楠木村的管护段。
杨敏嫁到楠木村后,一直在楠木村完小当民办老师,每月能领175元的工资。现在提到每一条《条例》内容,她都能对答如流,那份被翻得破旧的《条例》仍放在她的办公桌上。
杨敏知道,要想河流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始时一天可以清理4吨垃圾,每次清理完大家身上都是臭味,清理难度很大。
为了让河流治理有持续性,杨敏带头制定了拆建改治管管护治理方案。将沿河106户村民划为6个管护小组,在6名保洁员的带领下按照时间节点开展护河行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